李松林
开学季,班费又让部分家长头痛。据报道,东莞市礼仁外国语学校收取每生200元班费,引发家长质疑。当地教育部门回应,该校高一部分班级家委会自行组织“自愿捐助班级活动基金”活动,属违规收费,责令学校全面排查整改。
家委会出面收班费,多年来饱受诟病。班级教学辅助、文体活动等确实需要经费,有的班主任或家委会就通过收“班费”“活动费”来填补资金缺口。一些家委会尤其积极,或认为家长缴纳班费理所应当,或认为收班费能更好地服务班级。
无论出于哪种原因,违规收班费都不可取,暴露出学校经费管理不规范、使用不透明等问题。不同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缴费意愿不一样,动辄数百元上千元的班费,对很多家庭来说多多少少是经济负担。打着自愿旗号却在家委会群里施压,更是变相绑架家长。此外,违规收班费还会助长班级之间的攀比风气。由于班费使用往往缺乏公示,也难免存在灰色地带。
针对以家委会名义违规收费的现象,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部门都曾出台禁令。目前涉事学校已解散“班级建设基金”,收取的费用已退还。但需追问的是,家委会收班费,班级和学校真不知情?家长为何不向学校直接反映?如果不是向上级部门投诉,违规班费是否就一路收下去了?叫停违规班费,不能靠家长投诉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,要强化监管排查。同时,要落实好教育收费公示制度。所有费用的收取理由、流程、使用等须一一公示。
每一项收费,都关乎家长利益和教育公平,不能再让违规班费成为家长心中的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