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松林
又一起公开招考招来质疑风波。近日,哈尔滨市消防救援支队发布招录消防文员总成绩及体检人员公示,显示4名考生笔试成绩低于60分且入围体检环节,明显违背此前招录公告中“低于60分者不合格不予招录”的规则。11月4日,哈尔滨市消防救援支队发布通报称,对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用,向被泄露身份信息的考生致歉,将对相关人员依规依纪处理。
公开招考,标准透明、公平公正是基本原则。消防文员虽不直接参与一线抢险救援任务,但肩负公文处理、报表整理、业务咨询等职责,还要协助开展消防监督和火灾事故调查等,同样需要过硬素质。岗位重要性自不待言,而且明确了60分入围的红线,何以低于60分的4人还能进体检环节?据通报,此次共招录消防文员10人,33人参加笔试和面试,只有6人笔试成绩合格,未达到招录人数目标,于是从笔试不合格人员中,按综合成绩从高到低另选4人入围。也就是说,为了保证招满计划中的10人,“不得已”放低门槛,让成绩不合格者“破格”入围。
自降招考标准,看似能化解招录人数不够的燃眉之急,实则得不偿失。正如通报所指出的,自降标准“暴露出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作风漂浮、责任缺失,法律意识淡薄、审核把关不严”。朝令夕改,给公众留下没拿考试当回事的印象,有损自身形象与公信力。消防文员岗位须具备相应专业技能,笔试成绩过低的考生,能否胜任岗位工作,显然值得拷问。以牺牲招考标准为代价换取招考任务完成,还可能为今后的日常工作和队伍管理埋下隐患,导致选人用人陷入“招来不好用、用不好再招”的恶性循环。在公示环节未对考生身份证号码进行“脱敏”处理,也暴露行政管理的混乱。
需要警惕的是,自降标准的招考不是个例。“凑数招聘”,既消解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性,也无法确保入围考生与岗位匹配,招聘效果最终大打折扣。每一个招聘单位都应该意识到,招考标准不只是选人用人的一条准绳,更是确保招考工作公正公平的刚性约束,不能说变就变。












